公告:
团队合作,专业高效,收费合理,交通事故可成功后收费,咨询电话:0755-88872365;手机:13510450298
劳动争议
最新资讯
 
劳动争议仲裁

深圳劳动争议案例:员工达到退休年龄,仲裁时效如何计算

发布时间:2018/4/3 点击:3793 字体大小: 返回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仲裁时效如何计算

【案例主旨】

员工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关系终止,员工因劳动争议提起劳动仲裁,应该自达到退休年龄时起算,一年内申请仲裁,逾期则被认定为超出仲裁时效,一旦用人单位提出时效抗辩,而不受法律保护。

【案例简介】

A员工诉称:自2001年开始在B公司上班,但从20148开始,公司因经营困难,每月只发放部分生活费,大多数工资没有发放,至20156月开始就开始停工,之后,公司就没有再支付任何工资,但是又没有解除劳动关系。201678日,A员工主张被迫辞工,并申请劳动仲裁,请求支付20148-20155月期间少发的工资32000元,以及20156-20165月期间工资24000元,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辩称:A员工于2014108日就年满60周岁,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其请求劳动仲裁应该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一年内进行,逾期超过仲裁时效。A员工于201678日申请劳动仲裁,超过仲裁时效,应该驳回其请求。2014108日之后,双方不再存在劳动关系,只是存在劳务关系,员工主张解除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没有事实依据。

【判决结果】

经生效法院判决认定,驳回A员工全部诉讼请求。

【律师评议】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2014108日就年满60周岁,达到退休年龄,劳动合同终止。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故A员工应该在2015108日前提出仲裁,逾期超过仲裁时效。

其次,2014108日之后,双方不存在劳动关系,只是劳务关系。所谓的因用人单位存在迟延支付工资等违法情形而被迫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支付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金,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只是劳务关系时,并不享有该项权利。

【判决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资深律师.办案经验丰富.高胜诉率,致力为客户提供专业,全面,高效,优质的法律服务
Copyright © 深圳龙华律师团队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6099227号 后台登陆
地址: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民治街道数字创新大厦(北站中心)A座14楼 电话:0755-88872365 传真: